三季度財報利潤營收雙增長 北汽新能穩居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前列
2018-11-16 15:09:46 來源:上海證券報
近日,北汽藍谷(600733)公布了2018年三季度業績。截至2018年9月30日,北汽藍谷2018年前三季度共實現收入人民幣97.87億元,同比增長63.21%;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3億元,同比增長56.13%。北汽藍谷前三季度迎來了營收和利潤雙增長,這也是上市后交出首張漂亮成績單。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速跌破1%,僅為0.64%,備受期待的“金九銀十”仍沒有令其擺脫頹勢,傳統汽油車的市場不容樂觀。而新能源車市則呈現出了一片繁榮景象,繼續保持增長趨勢,前三季度銷量累計實現72.1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81.1%。其中純電動汽車銷售54.1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66.2%。北汽新能源作為新能源行業的代表,前三季度實現銷售8.17萬輛,同比增長61.40%,穩居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前列。
品質成就銷量
產品質量是銷量的最關鍵因素,企業、市場和消費者都需要高質量的產品。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累計用戶已超過28萬,連續四年被中國質量協會評為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滿意度第一名。在J.D。 Power 發布的2018年中國新車質量研究報告中,有著“純電動國民車”稱號的北汽新能源EC系列一舉斬獲兩項殊榮:一是在微型轎車細分市場(含燃油車)力拔頭籌,超越國際知名品牌smart;二是躋身新能源特別獎項前三強。而在主流車市場所有參評品牌中,北汽新能源評分緊靠行業平均值,率先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達到燃油車平均質量水平的品牌。
過硬的產品品質,必然要投入更多。北汽新能源不僅通過了ISO9000、ISO16949體系認證,還按照VDA德國汽車工業標準進行過程審核,并將精益生產與質量管控、安全生產、人文關懷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體系和管理架構。同時,通過外部第三方、公司職能部門和各基地質量部門的三級審核,不斷加強對產品開發、制造、售后三大階段的質量管控。
不僅如此,北汽新能源通過大量的實驗來檢測車輛的三電性能、環境適應性、對標實驗和基礎標定。早在2012年,北汽新能源就開始對車輛進行“三高”測試,每年有近200天的時間在惡劣的環境中不斷錘煉產品的品質。
科技創新助力發展
科技創新對于新能源車企尤為重要,10月18日,北汽新能源舉行“北汽藍谷科技大會”,正式發布技術品牌“達爾文系統”,一口氣展示了11項解決痛點、提升體驗、腦洞大開的智能電動“黑科技”,涵蓋整車技術、三電系統、智能駕駛、智能網聯以及平臺開放與數據安全等多個領域。同時,發力新能源動力系統領域,力爭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能力體系。此外,大會上北汽新能源發布了“2025中長期技術規劃”,對外展示了全面的技術路徑規劃和產品規劃,以支撐未來產品升級和品牌升級。
11月5日,北汽新能源與華為在深圳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利用華為在ICT(信息和通信技術)領域的優勢,助力北汽新能源打造下一代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此次雙方在企業信息化領域的合作,將重點涉及云計算、大數據、工業物聯網、信息安全等,以推動北汽新能源實現數字化轉型。同時雙方將積極探討用戶、生態和產業鏈融合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進程。
在產品性能和品質上,北汽新能源堪稱“一年一個臺階”。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到2025年,北汽新能源要實現“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確保銷量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全國第一、全球前三;打造“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中心”和建設“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