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資產質量更真實了 多家上市銀行2018不良偏離度降低
2019-02-02 14:16:58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2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隨著監管調整不良貸款認定口徑,引導銀行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計入不良貸款,銀行業不良貸款“求真”效果正在顯現。
央廣網記者梳理上市銀行2018年業績快報發現,鄭州銀行、平安銀行、杭州銀行等此前不良貸款偏離度偏高的銀行在2018年末不良貸款偏離度已下降45個百分點以上,降至100%以內。
專家指出,銀行不良貸款偏離度降低,有助于更加全面、準確反映不良貸款情況,盡管短期內不良貸款的上升意味著銀行需要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對利潤產生一定影響,但長期看,執行更加嚴格的貸款分類標準有助于銀行盡快核銷不良貸款,減少后續經營中的風險。
不良認定標準趨嚴 上市銀行資產質量“求真”
不良貸款偏離度,是指貸款的賬面分類和真實分類的偏差程度,偏離度指標值越大,意味著貸款分類準確性越低。在貸款五級分類下,不良貸款偏離度一般等同于逾期90天以上貸款占不良貸款的比例。此前,由于部分銀行對于不良貸款的認定標準較為寬松,未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貸款,不良貸款偏離度一直處于較高水平。
“以前不良貸款偏離度大的時候,有些銀行通過賬務處理,把不良貸款隱藏了。盡管看起來好像不良率不高,但實際上沒有準確反映風險。”業內人士指出。
2017年末,A股上市銀行中,華夏銀行、鄭州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成都銀行、杭州銀行等多家銀行不良貸款偏離度較高,超過100%,其中華夏銀行逼近200%,達190.94%,鄭州銀行、平安銀行不良貸款偏離度分別達到173.13%、142.97%。
2017年以來,監管一直引導銀行業做實貸款分類,真實反映信用風風險。要求銀行嚴格執行貸款分類標準,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貸款即是增加不良貸款真實度的方式之一。
各地銀保監局陸續對轄內銀行提出了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貸款的要求。公開資料顯示,去年12月,陜西銀保監局籌備組印發了《關于加強轄內中小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的通知》,要求各法人銀行機構將存量逾期90天以上貸款于年底全部計入不良。上海銀保監局近日也表示,督促機構將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余額全部納入不良。
2018年6月,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之比,已由高峰期的近120%降至100%以內。銀保監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為92.8%,較上年末下降6.9個百分點。
從近期A股上市銀行披露的業績快報看,2018年,部分不良貸款偏離度偏高的銀行加速回歸正常軌道。例如,鄭州銀行指出,2018年末,其不良貸款偏離度為95.36%,較年初下降75.77個百分點。平安銀行也披露,2018年其不良貸款偏離度 97%,較上年末下降46個百分點。杭州銀行不良貸款偏離度為74.07%,較上年末下降45.33個百分點。
存量風險加速暴露 銀行不良貸款核銷力度加大
銀行不良貸款偏離度下降,將產生怎樣的影響?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向記者表示,銀行不良貸款偏離度下降帶來的影響是積極與正面的。“對商業銀行來說可以更加全面、準確的掌握貸款情況,對風險底數有真實把握,有利于經營決策。對監管來說也是如此,在數據真實準確的基礎上,后面的各項政策措施也會更加精準。”董希淼說。
對于此前對不良貸款認定寬松的銀行來說,將逾期90天以上貸款納入不良貸款,意味著不良貸款總量的增加和不良率抬升的壓力。從2018年業績快報來看,鄭州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等2017年不良貸款偏離度較高的銀行在2018年不良率有所上揚。
董希淼表示,對于銀行不良率的上升,要全面看待。對于資產質量下滑引起的不良上升應注意,但對于統計口徑變化帶來的不良率上升,不必過分擔憂。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向記者表示,“對銀行而言,充分暴露風險,并沒有增加實際風險,只是讓它暴露出來,通過撥備計提,把它核銷掉。”
他同時指出,撥備計提增加,短期內會影響到銀行的利潤。但是長期看,不良暴露和核銷,意味著銀行的潛在風險得到處置,對銀行是有利的,避免了壞賬對經營產生持續影響。“銀行相當于輕裝上陣。”
另一方面,曾剛指出,不良貸款核銷的增加,有助于釋放銀行貸款額度,為銀行帶來新的收益,并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銀保監會統信部副主任劉志清在今年1月的舉行的近期重點監管工作通報會上表示,2018年,銀行核銷不良貸款力度有所加大,累計核銷不良貸款9880億元,較上年多核銷2590億元,從而騰出更多空間服務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
“毫無疑問,2019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核銷的力度將繼續加強。”董希淼表示,面對不良貸款增加的壓力,銀行一方面要加大存量不良資產的處置,綜合運用壞賬核銷、自主清收、打包出售、不良資產證券化等手段,加大對存量的處置力度。另一方面,應嚴格控制增量,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的風險管理,防止發生新的不良貸款。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