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估值已接近底部 反向產品受市場追捧
2018-11-14 15:25:23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隔夜美股大跌,亞洲市場翌日開盤集體跳水。
11月13日,恒生指數恒指低開540點,盤中一度跌至25092點,創本月新低,國企指數低開2.29%。但午后在A股的帶動下跌幅不斷收窄并成功逆轉跌勢。截至當日收盤,恒生指數收報25792點,上升159點或0.62%,全日成交達908.72億港元。
同日亞太區主要股市全線下挫。日本股市觸及兩周新低,日經平均指數收報21810點,大跌2.06%;韓國首爾綜指收報2071.23點,微跌0.44%。澳洲股市ASX 200指數收跌1.8%,報5834.2點;馬來西亞綜合指數、菲律賓綜合指數分別下跌0.51%、1.19%。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可謂“腹背受敵”,在一直受到內地A股與美股的影響下輪番下跌。“港股目前的估值已經偏低,與A股接近,已經出現了投資價值。港股是個開放的市場,容易受全球資本流動的影響。今天港股在盤中受A股強勢回升的帶動,A股未來有進一步反彈的機會,從而帶動港股,反彈的空間大約為10%。”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楊德龍指出,近日內地市場出臺了多項支持中小企業信貸的措施,而港股一半以上的市值為內地企業,因此有望進一步提振港股的投資氣氛。
巨豐投顧稱,隔夜美股大跌,但A股開盤并未跟隨,尤其是創業板的直線拉升,但是隨后的沖高回落表明,短期的拉升或有借機出貨可能。實際上美股的影響并不大,畢竟目前市場維穩情緒良好,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升,底部特征較為明顯。
港股估值已接近底部
大和資本市場亞太區首席策略師Paul Kitney于11月13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港股的估值已接近底部,而企業盈利仍有小幅增長。“目前H股的估值水平已經下降至亞洲區內的平均水平,同時市場共識預計H股今年的盈利水平將超越亞洲區內的平均水平。我們預計MSCI HK今年的盈利增長為5.39%,明年則達到10.79%。”
同時,他指出,相比其他亞洲市場,中美貿易摩擦對香港市場的影響更大, 但近期訪港游客對香港零售業的復蘇支撐已十分明顯,這點也體現在十一黃金周澳門博彩業收入增長上。
此前,港股市場“股王”騰訊控股已延續了接連三個交易日的跌勢。11月13日,騰訊開盤即大跌超過3%,盤中最低跌至260港元。不過截至收盤成功反轉行情,上漲1.4%至274.4港元/股,當日成交金額達到89.36億港元,為全日交投最活躍個股。
大和資本市場中國及香港互聯網研究主管崔亨旭11月13日向記者表示,騰訊等互聯網相關的股份受中美貿易摩擦的直接影響有限,但主要受到宏觀經濟氛圍、監管政策以及市場流動性收緊的制約。“由于受內地暫停游戲審批、市場下調盈利預測及股票市場氣氛欠佳所影響,騰訊股價在近月持續承壓。未來有關不確定因素消除的話,如內地恢復游戲審批、集團推出新旗艦游戲,騰訊股價有望見底反彈。”
根據瑞信的統計數據顯示,11月13日,借道“港股通”南下的資金正在加速流入騰訊控股,當日凈流入1.56億港元,相比前一交易日增加0.43億港元,南向交易總額達到3.49億港元。截至當日收盤,滬港通、深港通南向合計流入資金17.95億元。
反向產品受市場追捧
事實上,目前市場情緒依然十分脆弱。在波動的市況下,反向ETF可發揮對沖效果,因而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港股市場流動性最好的反向產品、南方東英恒指反向產品(7300.HK)于11月2日錄得2500萬美元的流入,流動性也創歷史新高,單日成交超過9.12億港元,這暗示投資者對港股市場的反彈依然持謹慎態度。
近一個月以來,該產品的成交持續增長,日均成交金額已由3月的1億港元穩步攀升至3.52億港元(截至11月初的最近一個月),11月13日收盤的成交金額亦創下6.55億港元的新高。
反向ETF是投資于股指期貨或互換合約等來對沖指數下跌風險的工具,如果指數下行,投資者可從反向產品中獲利。相比窩輪和牛熊證等對沖工具,反向ETF具有入場門檻低、無追加保證金風險、定價更加透明等特點。
根據香港交易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上市的18只港股杠桿和反向產品的平均規模僅2.3億港元,但總日均成交額卻高達6.8億港元,盡管和普通ETF相比,它們平均規模很小,但流動性很好。
此外,港股市場還面臨美元升值的壓力。
大和資本市場香港首席經濟師賴志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市場可能未有將中國企業在境外的美元借貸計算在內,目前中國境外及境內的美元債規模達到3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以外的整體美元債的26%。
“當美元走強而人民幣匯率面對壓力時,市場需要沽售人民幣償還美元債務,但目前全球美元流動性不斷收緊,可能會引發大規模企業債務違約。事實上,我們最近已經看到一些離岸債違約,以及個別企業在離岸市場以極高的息率發行債券來償還舊債。在這種情況下,香港銀行可能會承受更多壓力,資金一旦加快流走,港元匯率可能會再度觸及弱方保證。”
賴志文坦言,至今為止香港銀行體系的資金已流走約500億美元,如果資金外流進一步加劇的話,可能會對聯系匯率產生一定的壓力,“但與美元脫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金融管理局為了穩定匯率,可能會選擇推高拆借利率,從而對股票市場形成震蕩。”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