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畢業生安于啃老 “懶就業”現象值得警惕
2019-02-14 09:19:09 來源:半月談
應屆畢業生數量逐年攀升,年年都難逃“最難就業年”。
2018年秋招以來,各種“縮招”“砍offer”的傳言,讓不少學子“瑟瑟發抖”。
半月談記者近日走訪了中東部多地高校與招聘大戶發現,在就業市場迎來結構性調整的當下,不少畢業生的心態也在發生轉變。
就業市場迎結構性調整
綜合多地情況,2018年校招出現兩個鮮明對比:
一是技術技能型人才“吃香”,服務、營銷等通用型崗位“吃緊”;
二是大企業擴招,啟動校招更早,部分中小企業招聘進展緩慢。
BOSS直聘研究院基于2018年6月~8月長三角地區企業明確面向應屆生的44萬個招聘崗位分析認為,用人單位對數字與分析技能的要求大幅提高。
記者從江蘇省教育廳了解到,2018年秋招以來,房地產領域設備安裝、金融業安防與高端服務等對技術技能有較高要求的崗位需求增長迅速,銷售等一般服務類崗位需求縮減;工商管理、新聞傳播、法學等專業畢業生,依然供大于求。
湖北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向敏說,伴隨著二胎政策推出,女性就業壓力有所增大。
多位高校就業部門工作人員反映,一些知名外企、央企早在2018年9月就啟動了校招,拿下優質生源后即“鳴金收兵”;部分行業的頭部企業擴大招聘規模,加強人才儲備。
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張蕓說,某央企在該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招聘時“放話”稱“有多少收多少”。蘇州某紡織類民營企業在該校投放了50個管理崗,卻因報名人數不足只得啟動第二輪招聘。
58英才招聘研究院發布的《第十六屆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調研綜合報告》顯示,2018年,六成以上企業的校園招聘需求較2017年有所上升。
覆蓋江蘇省158所高校的智慧就業大數據監測分析平臺顯示,專科、本科、研究生等各學歷用人需求量均大于2019年江蘇對應學歷的畢業生供應量,但高質量崗位競爭更趨激烈。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這原本是一部日劇的片名,如今經常被青年人用來表達一種生活態度——找工作、找房、找對象……這么多要糾結焦慮的事情,不如就當看不見,心情還會好一些。
由于錯過了上一年度的考研報名,西南政法大學2018屆畢業生小楊回老家待業,備考2019年研究生招生考試。在她看來,22歲進入社會太早,想先讀研再工作。
有“雙一流”高校反映,應屆本科生去向呈出國(境)、考研、求職各占三分之一的形勢。東南大學2019屆畢業生有8400多人,其中研究生是求職主體,本科生近八成準備考研或出國(境)留學。湖北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肖志華介紹,近三年,該校本科生考研比例以10%的速度遞增。
對于求職群體而言,經濟下行壓力下,不少應屆生在策略上更保守,傾向于手握保底崗位“騎驢找馬”。
蘇州一名應屆研究生小胡本已獲得當地一家外資汽車配件企業年薪十幾萬元的職位,但他堅持不放騰訊、上汽等大型企業提供的嘗試機會,結果“一頭滑一頭抹”,只能“希望2019年春招再嘗試一下”。
北京師范大學一名應屆研究生說,現有的外地職位不是很滿意,先留著看看再說。
秋招的“糾結”,讓往年多為“收尾撿漏”的春招逐漸升溫。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與服務中心副主任彭萌萌認為,部分中小企業需要多次跟畢業生進行磨合,用人單位和畢業生難以“一見鐘情”,多數要等春招才能確定。
在一位高校就業辦老師看來,“騎驢找馬”式的“慢就業”源于一種“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心態。而隨著在校大學生進入“90后”“00后”交匯期,家長不催促,孩子安于“啃老”、甘當“咸魚”的“懶就業”現象值得警惕。
肖志華說,有些畢業生家里有祖輩、父輩6個人,仍處于被照顧的狀態,既不升學也無意求職,心態消極,從“緩就業”“待就業”變成了“懶就業”“不就業”。
市場很大,“執念”太深
一些高校受訪者認為,隨著社會用工成本的上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預期存在“被拉高”的苗頭,求職心態有待精準引導。
“市場很大,但一些學生有‘執念’。”張蕓直言,“文科生想進入體制內,理科生想往BAT去。其實,理科生年薪10萬、文科生稅前月薪6000就不錯了,但不少學生認為自己就應該是新聞報道中那個年薪幾十萬的人。這樣的想法讓我們很著急!”
大學生信息來源復雜,不少畢業生認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對前途感到迷茫。加之就業季同畢業季疊加,寫畢業論文、找工作等任務繁重,心理壓力較大,群體性焦慮情緒不容忽視。
有高校受訪者建議,針對“縮招”等網絡消息,要及時回應、正本清源,加強引導紓解,做好應屆畢業生心理干預工作。
來源:《半月談內部版》2019年第2期
半月談記者:陳席元 仇逸 廖君 俞菀 魏夢佳 謝櫻
<table align="left"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style="border-spacing: 0px;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egoe="" tahoma,=""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justify;="" padding-right:="" 10px;"="">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