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資新規落地!哪些行業將明顯受益? 普通投資者鎖定期由12個月調整為6個月
2020-02-17 14:11:57 來源:證券時報網
再融資新政落地,市場再迎政策性利好!
2019年11月8日再融資新規征求意見稿出臺,2020年2月14日再融資新規正式發布。
主要修訂內容有:
1、定增價格由不低于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均價的90%下調為不低于80%,將給予定增參與方更大的盈利空間;
2、非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上限由發行前總股本的20%提高為30%,提升了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融資能力或發行股份收購資產的體量;
3、定價基準日由發行期首日修改為董事會決議日、股東大會決議日、發行期首日三選一,允許鎖價定增;
4、非公開發行對象數量由主板/中小板不超過10人、創業板不超過5人統一調整為不超過35人,擴大定增參與面、降低參與門檻;
5、普通投資者鎖定期由12個月調整為6個月,戰投及控股股東等參與方鎖定期由36個月調整為18個月,且明確規定其減持不適用于減持規則限制(解鎖后90天內不得超過3%,其中大宗2%、集合競價1%),大大提升了定增投資人所持股票的流動性。
哪些公司將明顯受益?
定增作為目前上市公司融資的主要渠道之一,再融資新規的落地,將大大提升其作為融資首選工具的吸引力。
東吳證券認為,再融資新規利好下列幾個類型的上市公司:
1、創業板;
2、業務的快速發展需要資金支持,且賬上資金儲備有限的企業;
3、有整合優質資產意愿的小市值企業,尤其關注近期股東結構發生較大變化的企業。
華創證券指出,再融資新規及時出臺表明資本市場改革推進并未受到短期疫情影響,與征求意見稿相比內容略超預期。科技、醫藥、消費及先進制造等新經濟領域、中小企業可能更為受益,券商、資管類公司等也將受益于再融資的活躍。
光大證券表示,雖然再融資新規可能不會對大盤走勢產生根本性影響,但考慮到本次再融資新規對上市公司定增行為進行了全面放松,且放松力度較大,仍可能產生結構性投資機會。從歷史數據經驗看,券商、計算機、消費者服務、電力設備及新能源、商貿零售、房地產、基礎化工、綜合可能更加受益,或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
結合過往經驗和修訂限制放寬變化,平安證券認為松綁影響將主要集中在兩方面:
一方面,2020年再融資規模將迎來大幅回暖,通過往年規模市值比進行測算,預計大概率會在1.5萬億-2萬億之間;
另一方面,通過政策變動的具體指標測算,創業板和民營企業是最為受益的板塊,新興科技產業是最為受益的行業,中游制造業也相對受益。
平安證券表示,2020年會是股權融資的大年,并將見證并購重組規模回暖和新興產業估值的向上空間打開。科技引領的結構性行情仍將延續,當前更看好受益最大的新興行業,例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5G產業鏈、云計算產業鏈、生物醫藥行業、電子行業、傳媒行業等,當然中游制造業(化工、機械制造、公用事業)和龍頭券商也將相對受益。
關鍵詞: 融資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