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經濟”在西安日趨升溫 “夜經濟”持續升溫提振消費
2020-08-05 16:15: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疫情防控逐漸平穩、行業復工復產、大眾消費逐步回升……與夏日逐漸走高的氣溫一樣,以旅游、餐飲、文化演出等為代表的“休閑經濟”在西安日趨升溫,久違的煙火氣亦濃郁起來。
“夜經濟”持續升溫提振消費
近年來,“打造不夜城”“月光經濟”成為多地政府發展“夜經濟”,激發消費潛力的舉措。
作為西安網紅打卡地之一的大唐不夜城,每當夜幕降臨,“不倒翁”“懸浮李白”“畫布女孩”“武士雕刻”等行為藝術開始上演,吸引大批游人圍觀。2020年7月,西安大唐不夜城與南京夫子廟、杭州湖濱路、重慶解放碑、成都寬窄巷子一同入選“全國示范步行街”。
“大唐不夜城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積極推動復商復市,商鋪客流和收入都有大幅提升和恢復。我們希望通過一系列活動及切實優惠,提振消費信心。”大唐不夜城工作人員張豪表示。
景區旅游打“免費牌”聚人氣
自8月1日起,西安大唐芙蓉園等5A級景區,及西安80%以上的各級各類國有博物館、行業博物館、非國有博物館均免費開放。以“免費”促“消費”,推動旅游市場回暖。
西安曲江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免費開放后,大唐芙蓉園景區仍將聚焦盛唐文化內涵,以“文旅+”為導向,并積極與強IP聯合打造主題活動,通過豐富旅游產品提升吸引力。
按照相關要求,大唐芙蓉園每日接待游客量為最大承載量的50%,即30000人。若達到限定數量,將采取限流措施。
陜西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謝雨鋒分析,景區免費開放,既讓民眾多了休閑愜意的去處,也是城市運營的一種新思路。文旅產業通過如飲食、休閑、娛樂等公共服務的附加值,兌現經濟成果,既實現了社會價值,也實現了經濟價值。
創新經營模式釋放活力
“創新需要開放的平臺和環境,經濟活力釋放不出來,創新也會有局限性。”談及“休閑經濟”的發展,陜西省社科院專家王曉勇說。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變革,“休閑經濟”的發展更需順時而動、順勢而為。
“疫情期間,我們在原有經營基礎上,增加了大棗、茯茶、酸梅粉等陜西土特產的銷售,以期減少損失。”西安民宿經營者楊悅萌表示,雖然7月份已扭虧為盈,預計8月銷售情況良好,但仍不能抵銷疫情帶來的虧損,所以在經營方式上還需要轉變和創新。
“文化旅游業的出路在于激發活力。”王曉勇表示,隨著疫情防控的有效推進,民眾的心態更趨理性,經濟發展也在尋找更多的空間。無論“休閑經濟”還是“夜經濟”,其核心問題是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并使其成為激活消費的“新引擎”。(記者 張一辰)
關鍵詞: 夜經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