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機構被點名,兩家“二進宮”!中基協嚴正聲明:“包通過”“協會內部關系催辦”“專業移除異常公示”等都是騙局
2022-04-09 08:19:02 來源:期貨日報 楊美
近日,有市場機構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舉報稱收到疑似私募中介服務機構人員宣稱可提供“一站式解除私募基金管理人誠信信息及提示信息”服務的郵件,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4月8日晚間,中基協發布嚴正聲明,同時公開征集違法違規私募中介服務相關證據線索。
中基協強調,在辦理私募基金登記備案和自律管理過程中,協會從未指定或委托任何中介服務機構或個人代為辦理或核查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私募基金備案事宜。任何機構或個人許諾的所謂“包通過”、“協會內部關系催辦”、“專業移除異常公示”等都是騙局!
三家機構被點名,中基協公開征集違法違規私募中介服務證據線索
據了解,私募行業在近年來呈現快速發展勢頭。記者查詢中基協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中基協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4683家,私募基金產品數量127954只,管理基金規模20.37萬億元,私募從業人員182477人。與2017年10月底相比,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增加超3000家,私募基金產品數量已翻倍,管理基金規模近乎翻倍。
在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基協一直對包括“私募殼”買賣等違法違規私募中介業務進行嚴厲打擊。
針對近期市場機構舉報疑似私募中介服務機構人員宣稱可提供“一站式解除私募基金管理人誠信信息及提示信息”的服務,中基協表示,經查發現,該中介機構為此前已被協會公開點名的“祺瑞府”(又名番茄掛靠)相關機構。此外,“騰博國際”、“寧本咨詢”也從事與“祺瑞府”相似的違法違規私募中介業務,對外宣傳可為客戶提供涵蓋私募基金管理人運營全流程的一系列服務。
中基協在聲明中表示,中介機構“騰博國際”、“寧本咨詢”、“祺瑞府(又名番茄掛靠)”從事招募掛靠人員、私募機構買賣殼、代律所出具法律意見書等業務,嚴重擾亂了私募基金行業秩序,對協會私募基金登記備案和自律管理工作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玷污了協會和私募基金行業聲譽。
為此,協會再次進行四點鄭重說明:
“私募基金管理人、申請機構及已登記私募基金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專業中介服務機構,應增強合規意識,珍惜自身商譽和行業誠信記錄,遵守登記備案的程序性和實體性要求。”中基協表示。
記者發現,在去年8月份,本次進行違法違規私募中介服務的寧本咨詢、祺瑞府咨詢(又名“番茄掛靠”)就曾因為從事招募掛靠人員、私募機構買賣殼、代律所出具法律意見書等業務被中基協點名批評。
據中基協披露,上述所謂私募中介機構及相關個人通過電話郵件、社交網絡、電商平臺、短視頻APP,以公開宣傳及員工營銷的方式,聲稱可以提供“管理人登記備案代辦”“私募機構注冊落地”“私募機構買賣殼”“人員代尋掛靠”“提供通道、代持”及“團購審計報告、法律意見書”等違法違規私募中介服務。在受到協會公開點名嚴正聲明的情況下,這些機構仍繼續從事違法違規中介業務,誘騙市場主體以其有渠道可以為相關機構消除不良記錄為噱頭招攬業務,獲取中介費或服務費。
“中介服務機構及個人借助互聯網平臺開展網絡營銷或線下營銷活動的,應當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序良俗,誠實守信,公平競爭,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及其他相關主體合法權益。”中基協表示,“祺瑞府”“騰博國際”“寧本咨詢”等中介機構的所作所為擾亂了市場管理秩序,破壞了私募基金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生態環境,對協會自律管理工作造成負面影響。
同時,中基協鄭重提示,協會從未委托任何中介服務機構或個人代辦相關業務,從未收取任何費用,自律管理信息公示及消除均需經過嚴格程序認定,不存在人為干預。為進一步收集“祺瑞府”“騰博國際”“寧本咨詢”及其他類似中介機構從事違法違規中介業務證據,了解受騙者情況,現公開征集相關主體夸大宣傳承諾非正常私募中介服務、擾亂私募行業運行秩序證據線索。
中基協表示,鼓勵私募基金管理人若發現中介機構在業務開展中存在虛假、欺詐或誤導內容,引用不真實、不準確或未經核實的數據和資料,收取中介費承諾“包過”等行為,及時向協會反映,經查證屬實的,協會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追究相關機構法律責任。
監管部門: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行為
記者注意到,近日,監管層接連釋放涉及私募行業發展的相關消息。
日前證監會召開的2022年私募基金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監管、打非與清整工作會議指出,2021年以來,證監會持續完善私募基金監管制度,優化私募基金登記備案政策,深化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試點,穩妥化解私募基金、涉地方各類交易場所風險,嚴厲打擊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各類風險總體收斂。接下來,監管部門將完善私募基金監管規則,優化私募基金監管和服務,穩妥化解行業風險,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4月8日,深圳證監局發布公告稱,深圳證監局協同深圳市政府相關部門,依托行業自律組織,落實首批清單“優化私募基金市場準入環境”改革事項,推動契約型私募基金投資企業商事登記試點落地施行,構筑深圳私募基金行業良好生態環境。
昨日,證監會網站披露的2021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顯示,2021年,證監會落實“零容忍”要求,依法全面從嚴治市,全年共辦理案件609起,案發數量連續3年下降,證券市場違法多發高發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全年作出處罰決定371項,罰沒款金額45.53億元,市場禁入95人次,向公安機關移送和通報涉嫌證券期貨犯罪案件線索177起。全年對上市公司及相關方、非上市公眾公司分別采取行政監管措施709家次、211次。加強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監管,全年對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私募機構分別采取行政監管措施194家次、378家次。
證監會表示,2022年,將持續深入推進資本市場法治政府建設;持續深化以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為主線的資本市場改革,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突出放管結合,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引導、鼓勵市場產品創新;嚴格落實《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健全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行為;為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實現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