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BRCA2基因發(fā)生突變或是人類罹患癌癥主因
2022-05-11 11:43:13 來源:科技日報
據(jù)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們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與其它靈長類動物在進化之路上“分道揚鑣”后,人類BRCA2基因上出現(xiàn)的微小變異使我們更易患癌,而背后的原因可能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育能力,這一研究結論有望催生新抗癌療法。
癌癥在其它靈長類動物中相對罕見。例如,針對1901年至1932年間在費城動物園死亡的971只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進行的尸檢發(fā)現(xiàn),只有8只動物有腫瘤。
為弄清楚為什么人類更易患癌,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的克里斯蒂娜·亞科布齊奧·多納休及其同事比較了人類和12種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數(shù)百個基因。他們發(fā)現(xiàn),自從人類與黑猩猩在進化之路上“分道揚鑣”后,人類的BRCA2基因出現(xiàn)了些許變異。
BRCA2被稱為腫瘤抑制基因,因為它參與DNA修復。但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與其它靈長類動物的該基因相比,人類BRCA2基因有個DNA字母發(fā)生了改變,使其修復DNA的能力下降了20%,這可解釋為什么人類相比其它靈長類動物更易患癌。
亞科布齊奧·多納休說,目前我們還不知道為什么BRCA2在人類身上不如在其它靈長類動物身上活躍。一種可能性是,降低BRCA2活性能提高人類的生育能力,因為研究表明,攜帶與癌癥相關BRCA2變體的女性似乎更容易懷孕。如果真是這樣,那么人類生育率的提高可能是以更高的癌癥發(fā)病率為代價的。
她表示,BRCA2基因發(fā)生突變可能是人類罹患癌癥的主要原因,這一發(fā)現(xiàn)有望催生新療法。例如,理論上人們可以修改人類的BRCA2基因,使其更接近其它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上的該基因。(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關鍵詞: 人類BRCA2基因突變 新抗癌療法 靈長類動物 瘤抑制基因
相關閱讀
- 汽車塑料回收變成石墨烯?新節(jié)能技術讓...
-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加強中年人記憶新方法 或...
- 研究顯示:太赫茲探測器有望催生新物理效應
- 喜馬拉雅扭角羚有了新發(fā)現(xiàn) 顛覆傳統(tǒng)認知
- 上海野生動物園進行特殊直播 2個月內直...
- 近90%材料擁有遠離固有電子數(shù)的拓撲態(tài)
- 研究顯示:約20%-38%人至少有一次清晰嗅覺夢
- 打開科技大門!莫比烏斯碳納米帶已合成
- 腦成像技術再添新突破 首次將AI元學習...
- 全新鐵電憶阻器器件成果發(fā)布 實現(xiàn)生物...
- 生物土壤結皮或可降低全球揚塵排放的55%
- 研究人員開發(fā)出新方法 更好理解基因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