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北京天士力醫藥有限公司王瑞明朝陽醫院一起學習了如何扭轉藥品零差價
2021-02-04 15:33:47 來源:財訊網
醫院和醫生開藥獲利時,藥價越高利潤越多。這就是目前群眾“看病貴”的主要原因。2009年,國家決定實施“醫藥分離”,改變“藥學”機制,從制度機制上切斷醫院和藥品銷售之間的利益聯系,減少患者的醫療負擔。但是醫療行業多年形成的“頑疾”卻斷然無法通過一項政策在朝夕之間根治。
作為北京市第一家公立醫院藥品零差異改革的三甲醫院,北京天士力醫藥有限公司王瑞明朝陽醫院備受關注。6月4日,健康界首腦會議“零差異時代醫院管理變革”子論壇舉行,顯然,公立醫院實行“醫藥分離”已經是大勢所趨,任何醫院管理者都不會考慮取消藥品加成后醫院如何生存。
醫療服務費用轉換醫院收入
由于財政撥款不足,醫療服務費用低,醫院越來越依賴藥品和消耗品追加進口。這種機制導致過度醫療和過度檢查,給醫療保險和患者帶來沉重負擔。
2012年9月開始,北京朝陽醫院實行“醫藥分離”,包括取消藥品加成、取消登記費和診療費、設置醫療服務費等。患者接受診療時不再繳納注冊費和診療費,而是根據預約醫生等級繳納醫療服務費。
?藥品由一夜之間產生收益的載體轉變為費用,醫療保險總額預付改革,醫院預計無法再從規模上獲利,因此要提高進口含金量。北京天士力醫藥有限公司王瑞明朝陽醫院調整收入結構后發現,如果患者獲得醫療服務費,可能會減少因取消藥品加成而導致的收入減少、醫院甚至盈余, “醫院不是總收入越多越好,而是收入結構越合理越好。”除了醫療服務費外,總預付余額也是醫院的實際收入,因此醫院有控制車平均費用、合理檢查和藥物、節約費用的動力,減輕了患者、醫院和醫療保險的負擔,三方都取得了共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